农业生产大发展 农村经济大跨越

来源:国家统计局设管司   日期:2013-12-24 18:36:00 【字号:

——改革开放30年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概览之三

    新疆是一个农业资源大区,具有发展大农业的广阔空间。改革开放30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自治区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综 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使新疆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疆农业大发展不仅为自治区也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物 质保证,同时,为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辉煌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农村改革紧紧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核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地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30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调整,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已形成了棉花、甜菜、林、果和畜牧等优势主导产业,一些主要 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居全国前列,农村经济总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7年,全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6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 8.1倍,年均增长7.9 %。为发展我区的工业、商业、对外贸易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生产资源。
    粮食——生产作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对新疆这块特殊地域显得尤为重要。30年来,我区粮食生产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 收,1983年新疆结束了多年吃调进粮的被动局面,粮食单产由1978年的106.8公斤/亩提高到2007年的419.1公斤/亩;粮食总产量 867.0万吨,比1978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3.0%。目前全区人均占有粮食保持在400公斤以上,实现了“区内平衡,略有节余”,确保了自治区 粮食安全,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棉花——产业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由于独特的自然地域优势,以及自治区“一黑一白”发展战略的实施。经过30年的发展棉花产业已成为新疆农业 经济的“王牌”产业。2007年,棉花总产量29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78年增长51.7倍,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38.0%;人均占有量达到 138公斤,是1978年的26.6倍。同时,棉花在品质、商品量、调出量、单产、总产等方面位均居全国第一。目前,新疆已成为我国不可替代的最大商品棉 基地,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地,对全国棉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油料——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全区进行了产业生产经营体制和以放开价格为标志的流通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有效发挥,油料生产在产业规模及生产经营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2007年,油料总产量达到40.3 万吨,比1978年增长2.9倍;人均占有量由1978年的9公斤增加到19公斤,增长2.1倍。
    甜菜——发展突飞猛进。新疆是我国四大食糖主产区之一,较高的单产和高含糖量,使新疆甜菜生产独具优势。30年来通过改良品种,改进管理,降低成本,提高 质量,扩大出疆等措施使甜菜生产得以长足的发展,甜菜总产和单产均位居全国第一,含糖量由14.3%提高到16.0%以上。2007年甜菜总产量 586.9万吨,占全国甜菜总产量的65.7%,比1978年增长34.9倍;人均糖料占有量达到280公斤,比1978年增长20.6倍。目前我区已是 国家重要的糖料生产基地。
    瓜果业——是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和后备产业。瓜果业是新疆种植效益最高的产业,也是新疆的优势和特色产业,“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享誉海内外。 改革开放30年来,全疆水果种植面积达到916.0万亩,是1978年14.3倍;水果总产量在2007年达到411.9万吨,比1978年增长28.4 倍;西甜瓜总产量达到338.7万吨,比1978年增长6.7倍,目前新疆葡萄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林果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 途径,尤其是一些南疆县市的林果业收入已经占到农民总收入的40%以上。
畜牧业——是新疆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新疆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资源优势也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畜牧生产通过科学饲养、 改良品种、加强疫病防治、大力发展专业化、现代化饲养场等手段,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放开集市贸易和畜产品价 格,实行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政策,调动农户和社会各行业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畜牧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已成为全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007年,牲畜年末存栏5023.4万头(只),比1978年增长1倍;肉类总产量160.6万吨,增长15.7倍,其中羊肉产量65.0万吨,增长 11.2倍;牛奶产量196.2万吨,增长42.6倍;羊毛产量9.3万吨,增长2倍,其中细羊毛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2007年在全区农民人均纯 收入的3183元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300元以上。
    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长,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2007年,肉、蛋、奶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76.6公斤、13.5公斤、93.7公斤,比1978年分别增长8.8倍、5.1倍、25倍。
    2、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日益加强
    在30年中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在粮食自给有余的基础上,加强调整力度,使新疆农业摆脱了以往以粮食为纲的单一发展 模式,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以提高和增加广大农牧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为目标,强化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和设施,使农、林、牧、渔内部实现了良性循环。1978 年与2007年相比新疆经济作物面积由674.6万亩增加到2903.7万亩,增长3.3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比重也由22.3% 上升到66.1%;农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8.2倍,林业产值增长4.7倍,牧业产值增长7.6倍,渔业产值增长18.9倍。
    在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下,新疆各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额,使优质、专用、特色、绿色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以棉花为代表的特色经 济作物已占总播种面积的40 %以上,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以至于全区经济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作为国家重要的甜菜糖料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也不断增加,30年间甜菜种植面积比 1978年增加4.3倍,产量是1978年的34.9倍;“红色”产业也蒸蒸日上,番茄产量在2007年达到545万吨,番茄制品产量占全国的90%以 上,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21%,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四分之一。枸杞产量占50%以上,红花产量占60%以上;啤酒花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0%以 上。农业特色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新疆不仅是商品棉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
    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民收入总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而实现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由基本生存型向小康生活的跨越。1978年全疆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 119元,到2007年增加到3183元,比1978年增长25.7倍,年均增长12.0%。尤其近两年,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和管理,外出 务工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330.8元,比1978年增长2.6倍,比2006年增长30.2%, 拉动全年纯收入增长3.0个百分点。
    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居民消费结构也不断升级。1980—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52.4元提高 到2350.6元,增长了14.4倍,年均增长10.7%。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家庭消费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 939.0元、218.3元、445.0元和91. 5元,比1980年分别增长了9.4倍、6.8倍、33.1倍和5.7倍;农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也由1983年的10.5 元增加到2007年的631.0元。反映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的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60.8%下降到2007年的39.9%,下降了20.8个百分 点。目前,农村通自来水的村达80.8%,通汽车村98.9%,通电话村达92.1%,通电村达97.8%,牧民定居工程进展较快,这些都较大地改善了乡 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基础。同时,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很大的进步。
    4、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始终坚持不懈地对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水、田、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 强。截至2007年底,全区耕地面积已达到5680.9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198.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由1978的45%上升 到92%;农村用电量由1980年的3.8亿度提高到45.8亿度;化肥施用量也提高到294万吨,比1980年增长7.6倍。
    30年的发展,使新疆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近几年,新疆加大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积极性空前高涨, 200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274.7万千瓦,比1978年的166.7万千瓦增长6.6倍;拖拉机拥有量51.7万台,比1978年的2.8万台增长 17.5倍。农机结构向大中型方向发展,农机化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全区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6.5%、87.8%、35.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新疆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平均每一劳动力提供的粮食由1978年的1034公斤提高到2007年1900公斤,提供的猪牛羊肉由27公斤提高到30公斤。
    5、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科技兴农工作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各级政府以提高农民收支为核心,以质量效益为重点,积极实施农业结构战 略性调整,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以棉纺、粮油加工、糖业、酒类、瓜果及番茄、果酱、红花、奶业、细毛羊等为支柱产业的产 业化经营新格局,加快了由原料输出向商品输出的转变步伐。同时,围绕基地建设,培育了一批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用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加工和流通龙头 企业。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6174个,其中,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地州级龙头企业接近400家,总资产达到370亿元。重点龙头企业辐射 带动了全区186万农户增收,覆盖基地面积1750万亩,并涌现出中粮屯河、冠农股份、新农开发、新赛股份、麦趣尔集团、新天国际、天山纺织等一批具有相 当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吸引了顶新集团(康师傅)、娃哈哈集团、农夫山泉、维维集团、草原兴发等众多内地知名 企业在新疆投资办厂,极大推动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活跃了农副产品市场,居民需求食品保质、保鲜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改革开放30年,新疆农业生产力已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一系列的成就,无一不是与一大批先进的农业科学成果推广应用和普及紧密相关。尤其进入90年代,在农 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下,并以良种、化肥、农膜及与之配套的农牧业适用技术的广泛推广,新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增长的 贡献率由1978年的10%提高到2007年的40%。目前,全区已形成一支由各族科技人员组成的3万多人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队伍。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中,重点在引进、示范、培育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目前,良种覆盖面积达90%,每次更换品种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地膜覆盖栽培技 术也在大面积应用,在农业上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粮食大面积推广“两熟配套”种植制度,棉花矮、密、早、宽膜、高密度加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综合 治理盐碱、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瓜果园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了过去粗放耕作的状况,把科技兴农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6、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经历了由自由转移到严格控制、由“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由消极应对到积极引导的发展过 程。目前,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已进入有组织、成规模转移就业的新阶段,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30%,2007年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44.9万人 (次),创收入39.8亿元,转移就业人均收入2750元。其中南疆三地州转移就业77.4万人(次),转移就业总收入16.4亿元,人均收入2119 元。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南疆三地州部分农民摆脱了人均收入低水平徘徊的局面。
    二、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的30年,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村改革的突破阶段。第二阶段:1985—1991年,农村改革迈 向市场化阶段。第三阶段:1992—1998年,农村改革进入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第四阶段:1999年以来,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时期。
    第一阶段是新疆对基本农业政策的实施及粮食生产发展的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 度,是农村改革的艰难起步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治区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首先 把确保粮食稳定增长作为不可动摇的战略目标,以粮食生产作为我们的基础产业,经过几年努力于1983年摘掉了吃调进粮的“帽子”,由变缺粮区变为余粮区, 并每年调出部分粮食支援兄弟省区,从而为调整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发展乡镇企业。这一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及农产品流通体制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 制约因素。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支农援农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农产品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的“双轨制”,除棉花等少数品种 外,其它农产品价格全部放开,由市场调节供求。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深入民心,农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不断扩大,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起步阶段。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认真总结了20年来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做出了全面的阐述,为新世纪的农村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行 动纲领。新疆农业发展重点开始转向以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结构调整时期。这一时期,以棉花为主导的经济作物异军突起,成为种植业的主导产 业,棉花总产由1978年列全国第13位跃居到第1位,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棉基地。香梨、哈密瓜、葡萄、加工番茄、红花、枸杞等特色农产品发展迅速,规 模进一步扩大,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农产品总量实现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不少大宗农产品出现了卖难,告别了短缺时代,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 市场”。
    第四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新农村建设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这一时期,2004年中共中央、国 务院发布了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为中心内容的一号文件,降低农业税、推出农村“三项补贴”,2005年国家发布了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的新世纪第二 个一号文件,依法废止了在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 向。2006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第三个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政策目标和现 实手段,标志着中国农业政策完成了根本性变革。2008年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 干意见》,这是从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五年发出的第五个一号文件。它的内容既强调了生产和发展,点出了生产、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加强农业基础 建设,又加强了农村各方面的基础工作,保证农村经济社会能够顺利地发展。
    这一时期,全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一倍。在保证粮食安全、棉花稳定的基础上,加快优质商品棉基地建设,南疆农业结构开始向以林果业为主导,围绕畜牧业的 战略方向转移;北疆确立了以畜牧业为主导,围绕畜牧业调优种植业。自治区确立了加快粮食、棉花、特色林果、畜牧产品“四大基地”建设的思路,开创了新疆农 村社会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宝贵的经验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动力
    “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新疆农村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农村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自治区坚决贯彻执行了中央制定的一系 列农业经济政策;不断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落实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给农民吃“定心丸”;逐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认真执行按保护 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和棉花购销政策;依法废止农业税,从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在全区全面试点,农业税确定为4%,低于 全国三个百分点。2004年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再降一个百分点,2005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宣布在全区范围内取消农牧业税,结束了农 民几千年上交“皇粮国税”的历史;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等等。一系列农村基本政策的实施符合农民的愿望,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生产 力,使新疆的农业获得了蓬勃的生机,创造了我区农业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因此,依靠政策,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是 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2、农民积极性的调动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农村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归根结底要靠农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 农民的物质利益。1978年土地承包到户,原来的“工分制”变成了“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之后的十年间粮食产量翻了近一 倍;2000—2003年,由于农民税费负担过重,生产成本过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到2003 年,粮食总产量跌到801.6万吨。2004年和2005年实行的“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使农民得到了直接的好处,三年间粮食就增产100万吨。实践表 明,解决了农民的物质利益问题,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农村建设能否取得进展的决定性因素。
    3、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保证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我区根据市场需求,在不同时期适时调整农业结构。由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我区农业生产持续地发展,而且 由于棉花、食糖、瓜果等农产品还大量外调和出口,不仅增加了全区农民收入,也支援了国家建设,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振兴了地 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在棉花主产区形成了农民靠棉花致富,工业靠棉花增值,财政靠棉花增收的格局。在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同时,实现了农林牧副渔结合,扩大 苜蓿、绿肥、饲草面积,提高作物秸秆利用率和粮食转化率。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农区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牧业良性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较好的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畜牧业生产由过去的“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优良畜种和牲畜酮体重的增加,保证了畜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
    4、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我区农牧业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30年来,通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推广了一系列先进技术成果,培训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大大改变 了我区技术原始、粗种粗管、广种薄收的状况,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区农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全区小麦单产由1978年的89公斤/亩提高到2007年的378 公斤/亩,玉米单产由145公斤/亩提高到499公斤/亩,棉花单产由25公斤/亩提高到108公斤/亩,油料单产由34公斤/亩提高到152公斤/亩, 甜菜单产由618公斤/亩提高到4162公斤/亩。
    全面开展病虫检疫工作,现已形成区、地、县三级配套的植疫执法体制,有效地控制了危害性病虫的传入、传出和扩大蔓延;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以及化 学除草、生物防治技术,极大提高防治水平,控制了病虫草害,减少了农业损失。坚持不懈地进行土壤改良培肥,推广大批新技术新成果,提高施肥改土技术。在大 量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先后推广了化肥深施,带种下肥、施用磷肥、配方肥、微量元素施用等技术;广泛推行秸秆还田工作,为我区农牧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5、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制定了各项产业化调整政策,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如:取消了 地域、行业、部门、所有制界限,按照谁能当龙头就扶持谁的原则,为龙头企业创造宽松环境;出台了“谁投资、谁收益,谁建设、谁收益”的政策,鼓励社会各界 投资建设商品生产基地,开发特色和拳头产品;财政信贷投资政策重点向辐射带动能力强、区位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及其开发项目倾斜。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起步和全面 发展,新疆许多农产品延长了产业链,产量附加值不断增加,较好的解决了好东西卖难的局面,初显了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效果,适应 了建设农村市场经济的需要,展示了新疆农业发展的潜力和广阔前景。
    四、美好的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全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创造了农业生产发展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新阶段,为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 和改革开放奠定了雄厚的物资基础,并对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自治区农村经济的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新疆农 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美好的前景。目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农村小城镇化建设和农业基础还很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业投入不 足、农民收入与沿海内地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正在逐步加以解决。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实施,农产品流通体制逐步完善,农 业风险保障体系、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展开,农业正在逐步走向依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价值规律来管理、调控和发展的轨道,新疆农业和农 村经济必将迅速发展,新疆农业的前景无限美好。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责任编辑: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