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疆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来源:综合处   日期:2016-02-03 12:50:00 【字号:

  

  1、记者:许秘书长你好,刚才您发布了2015年全区GDP增8.8%的增速是否在合理区间?第二个问题您对全区经济如何评价?谢谢

  许秘书长:2015年,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面临“三期叠加”,可以说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早见事、早出手,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及时出台20个方面50条稳增长措施,有效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局,全年GDP增长8.8%,真可谓“事非经过不知难,事经比较知不易”。

  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新常态下实现8.8%的增速,我们评价的尺度和标准也需要适应“新常态”。首先8.8%是一个克服困难、克服压力的增长速度。大家都知道,2015年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结构调整进入“深水区”,对新疆来说压力和挑战异常严峻。尤其是我们的产业结构依然是偏重型结构,尽管非石油工业占比已从前几年的不到40%提高到64.9%,但受国际能源和大宗产品价格下行的影响,我们的PPI持续下降,造成新疆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现8.8%的增速,增速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8位,西部第4位,西北五省第1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整个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可以说是顶住压力,逆势上行。

  第二8.8%是一个符合“新常态”,在合理区间运行的增长速度。“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点就是增速换挡,动力转换,结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把工作重点放在调结构和转方式上,没有搞强刺激和大水漫灌式的需求扩张,积极把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重点在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效益方面做文章。虽然GDP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2个百分点,但我们8.8%的增速是符合“新常态”的,是一个合理的速度。

  第三8.8%是一个可喜的增长速度。这个速度不高也不低。不低是新疆的就业、生产供给、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发展各方面都在继续增长;不高是指对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能源资源压力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节能降耗方面,2015年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期间首次下降。生态环境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发展以及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等都出现可喜的成绩。所以8.8%是来之不易、符合预期、在合理区间运行的增长速度。

  2015年新疆经济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增速换挡“稳”字当先,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GDP增长8.8%,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农业生产保持稳步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长5.9%,粮食产量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投资突破万亿,达到10729.32亿元,增长10.1%。消费市场稳中趋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可以说主要经济指标都在稳步增长。

  第二个特点:结构优化“进”字引领,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新常态下,全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非石油工业、非公有制经济份额加大,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工业引领作用增强,呈现“五快于,二好转”趋势。一快于是非石油工业快于石油工业。2015年新疆非石油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4.9%。二快于是非公有制工业快于公有制工业。全年非公有制工业增长8.9%,比公有制工业高4.9个百分点。三快于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工业快于高耗能工业。我们的有色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幅在25%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较快增长,而高耗能行业增速持续放缓。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8.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8.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下降5.1%。四快于是全区服务业投资增速快于制造业投资15.0个百分点。五快于是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于传统石油类商品销售。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额增长1.7倍,家具类增长1.2倍,通讯器材类增长47.2%。而石油类传统商品销售持续萎缩。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下降20.6%。两个好转:第一个好转是节能降耗形势明显好转,刚才也说到了2015年新疆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呈现下降,这也符合我们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第二个好转是投资效率明显好转。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67.1%,项目投产竣工率71.4%,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第三个特点是动力转换“新”字显现,新产业新动力孕育发力。新疆经济发展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力量正孕育成长。最明显的一个转换是,助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换。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7%,快于第一产业的5.8%,也快于第二产业的6.9%。第三产业增速位居全国第1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自2003年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5.1%,这是衡量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我们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态势良好,汽车销售明显加快,纺织业加速发展。还有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有关的新业态快速发展。2015年我们疆内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4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新疆本地消费者通过网购实现网上零售额319.5亿元,增长26.7%,占同期新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3%。

  第四个特点是民生工程以人为本,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发展为了谁,发展为了什么?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改善百姓生活,提高老百姓的收入。201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9.11元,增长11.7%,增速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位。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0%。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物价水平低位趋稳。2015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6%,涨幅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说明虽然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但我们的惠民力度始终不减。

  综合以上这些指标,再次佐证新疆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2、记者:余总队长,你好。2015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收入增长的特点和原因有哪些。

  余总队长:根据新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5年新疆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9.11元,增加1763元,增长11.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74.66元,增加3061.78元,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5.08元,增加701.25元,增长8.0%。总体来讲,2015年新疆全体居民收入表现出三个特点:

  特点一:全体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2015年新疆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速为11.0%,比GDP增速高2.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实际增速12.6%,比GDP增速高3.8个百分点。

  特点二:全体居民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与全国收入差距缩小。全体居民收入增速比全国高2.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2位,与全国收入差距缩小1.9个百分点。

  特点三:城乡居民经营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收入份额增加。2015年新疆城镇居民经营收入中一、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5个和2.7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经营收入中一产下降3.1个百分点,二、三产占比分别提高0.1个和3个百分点。

  2015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积极推动就业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就业”行动取得成效。2015年新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筑牢了城镇居民增收的主基调。2015年“短平快”项目深入推进,支持项目794个,增加农村居民在家门口的低门槛就业岗位。据农民工监测显示,农村居民非农务工收入增长19.3%。

  二是结构调整显成效。2015年自治区按照“稳粮、调棉、优果、兴畜”的部署,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向粮、经、草三元转变,粮增棉减。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民增收。

  三是惠民政策、民生工程带动。2015年是新疆开展的第六个民生年,实施了100项,25类民生工程,民生政策直接带动城乡居民增收。

  四是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发力。2015提高城镇居民工资和津贴标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升城镇居民保障水平。针对农村居民,加大低收入家庭的帮扶力度,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与农村养老金标准,加大富民安居与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力度,足额兑现棉花补贴等重大政策,有力支撑农村居民增收。

  3、记者:许秘书长,你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国经济都处于下行状态,您能否对2016年新疆经济做个判断?同事,在新常态下,我们统计工作如何在认识新常态的基础上适应新常态?谢谢!

  许秘书长:2016年的新疆经济工作,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已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全区经济工作的总原则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重点突破、主动精准”,重点是“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抓改革”,突出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这就要求我们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下大力气做好“加减乘除”。要着力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工夫。当前,做“加法”相对容易理解,做“减法”困难会大一些,但必须做下去。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以结构调整带动经济增长,以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确保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应该说,2016年新疆经济是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存,下行压力和回升动力并存。从结构来看,新疆经济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将会进一步优化升级,尤其是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加速推进,可以预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呈现加速态势。在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就意味着更多的人要进入城镇,从而会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增加供给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城镇化本身也将会创造出巨大的需求,老百姓在城里的需求和在乡里的需求是不大一样的。城镇化、市民化对住房、医疗、教育、保健等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很大的需求,所以,城镇化会推动我区的供给侧改革。再比如说,“互联网+”使得传统制造、商业、服务的行业边界正在被打破,企业生产、服务流程不断重构,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的市场需求不断被激发。这种结构转换虽然对传统产业、传统模式产生了影响,但将对我们的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从趋势来看,2016年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转方式、调结构任务相当繁重,适应新常态、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供给侧改革需要时间,也可能会影响一些增长,因此,2016年新疆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但质量和效益会逐步提升。

  从动力来看,“三驾马车”中新的动力在不断聚积,“三新”即我们所说的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在调结构中会不断助推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增长动力将更加稳健。

  经济进入“新常态”,统计部门如何在认识新常态的基础上适应新常态,这是统计部门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下一阶段统计部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新常态,一是更加准确真实的反映经济总量;二是更加全面客观的反映经济结构的优化;三是更加及时的反映全区经济质量的提升。从过去把比较多的精力放在统计总量速度上,转为在把速度指标搞清楚的同时,花更大的精力放在刻画、统计和分析全区经济结构和质量的变化上,更好地适应、反映、服务、引领经济新常态。

  4、记者:余总队长,您好。2015年,新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上涨0.6%,创下六年以来最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您如何解读2015年的市场物价形势。

  余总队长:2015年新疆物价总水平运行平稳。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0.6%,物价涨幅较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0.8个百分点,创2010-2015这六年来的最低水平,出现这样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第一,食品价格由涨转降推动了整个物价水平走低。大家知道,2010年以来的物价持续上升是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要特征的。但在2015年,食品价格下降0.8%,较上年涨幅回落4.4个百分点,在16个食品分类中,11个食品分类涨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特别应指出的是羊肉价格下降17.0%、牛肉价格下降8.3%,合计影响CPI下降0.74个百分点。

  第二,新涨价因素明显减少。2015年的新涨价因素影响总指数上行0.12个百分点,对总指数的影响率只有22.8%。

  对于2015年物价涨幅创六年来的最低水平,我们应从多角度认知,辩证的看待其反映出的问题。

  首先,经济增速下滑导致市场有效需求下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推动物价上行的动力明显减弱。

  其次,物价变化体现出结构性特征。食品价格同比小幅回落,非食品价格、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其余各类商品价格保持稳定运行。从结构看,构成CPI的八个商品和服务大类的价格“六涨两降”,其中非食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价格变动更多是结构性的。

  当然物价低位平稳运行有利也有弊,这需要我们客观理性看待:物价平稳一是有利于消费者扩大消费,有助于全体国民共同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很好地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二是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作用,倒逼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但是长期的低物价会抑制消费,因为人们会预期物价会越来越便宜、从而推迟购物,进而导致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到生产领域的活力。尤其是食品价格低位运行,势必会带来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进而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增长。

  应对这一市场需求不振的不利局势,我们应创新供给,加大“供给侧改革”。国务院不久前连发两份文件,提出与“消费升级”、“新消费”有关的指导意见,推动农产品市场着力提高食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鼓励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多渠道增加有效供给,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给老百姓。

  5、记者:许秘书长,你好!您认为我区当前新疆经济运行主要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谢谢!

  许秘书长:在经济运行出现一系列积极变化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新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新的增长动力不足;工业生产增长偏缓,经济效益相对较差;各行业增量扩能都遇到了“天花板”,市场需求、人力成本、生态环境等制约因素日益突出。具体来讲:

  一是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传统行业多年积累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在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条件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43个月同比下降。一方面是受国际油价,大宗商品等价格连续大幅下跌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难以一蹴而就,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等部分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总体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2015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6%,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13.8个百分点,降幅大于全国12.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煤炭开采、有色金属、钢铁冶炼等行业产品价格下滑尤为明显,对我区工业经济冲击较大。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对制造业乃至工业生产的扩张有所抑制,经济风险发生的概率有所上升。

  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突出。受产品价格下跌、销售乏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压缩,盈利能力下降。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1.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0.76元,比上年增长2.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25%,比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

  三是财政增收难度加大。受传统产业经营困难,石油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加大了财政增收的难度。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全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转型的阵痛,克服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一个过程。有效应对上述挑战,解决其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更多地注重从供给侧入手塑造新的动力源,形成支撑经济发展升级版的混合动力体系。要立足稳增长,着力调结构,拼力促改革,全力补短板,以相机性、缓冲性的宏观决策,以效率导向性、机制创新性的改革举措,适应引领新常态,转型升级上台阶,才能推动新疆经济行稳致远。

  6、记者:许秘书长你好,当前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产生的过程都比较关注,请许秘书长讲一下GDP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

  许秘书长:

  一、GDP核算的基础资料全面可靠

  我们建立了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并充分运用行政记录等资料的统计调查体系。这为GDP核算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是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为计算GDP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1、我区每五年开展一次经济普查,现已进行了三次普查,2004年、2008年和2013年。经济普查对除第一产业以外的所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和个体经营户进行地毯式调查。通过普查不仅查清了二、三产业发展规模及布局,查实了各类企业的发展状况,还摸清了数万家个体经营户的基本生产经营情况,弥补了常规年度核算资料的不足。2、每10年进行一次农业普查,现已进行了两次,1996年和2006年。目前正在准备2016年的农业普查工作。农业普查提供了农业的全面发展情况,为农业增加值核算奠定了基础。3、每5年进行一次投入产出调查,自1987年开始,我们现已进行了6次投入产出调查。投入产出调查提供了经济中的各种结构和比例关系,如产业结构、投资和消费结构、进出口结构等,为GDP核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数。比如差旅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个人比例;营业(销售)费、管理费和财务费中属于劳动报酬、生产税和营业盈余的比例等。

  二是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为GDP核算提供了准确的基础资料。在常规年度,我们直接对近万家“四上”企业进行联网直报,2015年,工业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500家;批发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零售业在500万元以上、住宿餐饮业在200万元以上企业共有2623家;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165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185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204家。2015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95%以上;有资质建筑企业产值占建筑业的65%以上;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占商业的63%以上。这些企业的联网直报,确保了GDP核算数据的准确可靠。同时,对于规模(限额)以下的14.7万家法人企业和产业活动单位,我们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取得基础统计数据。

  三是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调查和行政记录。一是财政部门编制的财政收支决算资料,用于计算非营利性服务业。二是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统计的业务资料和行政记录,例如,交通部门统计的客货运输周转量;海关的货物进出口资料,税务部门的分行业税收资料等等。这些部门资料都是我们计算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数据依据。

  二、我国GDP核算方法已经与国际标准接轨,而新疆的GDP核算方法与国家是一致的

  我国依据联合国等5 大国际组织制定的《国民账户体系》(SNA)有关原则,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GDP核算方法。其核算范围、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与SNA保持一致;行业分类标准和产品分类目录分别是在联合国制定的《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和《产品总分类》(CPC)的基础上制定的;居民消费支出分类充分借鉴了联合国制定的《按目的划分的个人消费分类》(COICOP);固定资产范围和分类也与SNA的标准基本衔接。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按照新的国际标准——2008年SNA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分类和基本核算方法,进一步完善GDP核算。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当前的GDP核算方法已经与国际标准基本衔接,得到国际组织和国际同行的认可。而我区的GDP核算方法与国家也是保持一致的。

  三、GDP核算的基础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多年来,自治区统计局通过采取多种统计调查手段和强化依法治统, GDP核算的基础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全力推进“四大工程”建设,提高数据质量。自2012年开始,我们建立了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制度、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为一体的“四大工程”建设。我区规模以上企业直接进入国家统计局的联网直报平台,直接报送数据;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在线审核数据,凡修改数据均留下痕迹。杜绝了中间环节对统计数据的干扰行为,确保了GDP核算数据的真实可靠。

  二是通过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系统,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开展住户调查、价格统计和规模(限额)以下企业统计,通过不断改进调查方式和数据采集方式,提高了这些领域的统计数据质量。积极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通过科学规范的抽样,调查了全区1.1万户市县居民家庭,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居民收支状况。在全区18个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市县、2181个调查网点,全部实现手持电子终端采集数据,并实时上报国家统计局,价格统计数据质量有较大提高。对于规模(限额)以下企业,我们调查了工业954家、批零住餐业300家,其他服务业2019家,其抽样调查的方式和数据采集方式也不断改进,提高了调查数据质量。

  三是部门基础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目前,我区第三产业占到GDP的40%以上,而计算第三产业的资料来源主要是部门资料,包括财政部门的分类财政支出数据;教育、卫生、交通等主管部门的财务和业务数据;银行、证券、保险部门的财务数据等等。这些部门数据能够准确反映这些行业的发展情况,保证了我们核算第三产业的基础真实可信。

  四是加强依法统计,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为保障统计基础数据的质量,自治区加强了对各级政府部门、统计人员和调查对象的法制宣传,加大了统计执法检查力度。2015年,全区共查处统计违法行为606件,立案525件、结案502件,严肃处理了统计违法行为。

  四、加强GDP核算基础数据的审核评估

  为确保GDP数据的准确性,自治区统计局还利用多种方法对基础数据和核算结果进行反复审核评估。在核算前,要对专业和部门统计数据以及行政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确保这些数据既符合GDP核算的范围和要求,又能客观反映相应领域发展情况。同时,针对在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对基础数据进行必要的修订。在核算中,要对GDP及分行业数据与相关专业和部门统计数据及行政记录的协调性进行检验,如,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全社会用电量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与GDP的增长的协调性等。同时,还要对GDP生产和使用数据进行平衡校验。

  五、国家统计局对地区GDP核算数据进行最终审核

  我区GDP数据上报后,国家统计局还要从专业和部门数据、以及相关指标的匹配性等方面,对数据进行最终审核评估。经国家审定反馈后,我们的GDP数据才能对外公布和使用。

  可以说,我区的GDP数据是真实可信的,是能够准确反映新疆经济发展实际的。当然,也应看到,当前我区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宏观经济管理对GDP核算也提出了许多新需求,社会各界更加关注GDP核算数据,这都要求我们不断改进GDP核算工作。我们将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创新统计方法制度,不断提高GDP核算数据质量。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责任编辑:  
相关信息: